2020年11月23日晚,由k1体育主辦的第二十九期博士研究生學術沙龍活動在邱季端k1体育館G101報告廳舉行🦻🏽。本次活動主持人為2020級博士研究生夏冉,主講人為2020級博士研究生陳在浩🐾,活動邀請了k1体育張建偉博士作為本次沙龍的嘉賓。現場40余名北師大學生參與了本次活動。

本次沙龍活動第一部分,由2020級學碩和博士班班主任王曉斐老師向大家介紹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活動流程由夏冉主持。
張建偉博士
學術分享部分,2020級博士研究生陳在浩進行了主題為“太極八法五步應用於慢性心衰患者康復的隨機對照研究”的學術分享,從研究背景,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結果與分析,結論和研究時間規劃等多個部分進行了詳細的匯報分享,並且本次分享內容是匯報人還未進行的試驗研究0️⃣,陳在浩博士生也希望針對他的試驗假設,與老師同學交流進步🐷。
該研究的研究背景是基於《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中指出的我國居民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不斷提高,嚴重影響居民的健康🚴♀️,心血管病死亡占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心衰是各種心臟病發展的終末階段🏊🥖,死亡率以及再住院率居高不下,該疾病給國民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是一個重大的急需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我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扶持推廣太極拳、健身氣功等民族民俗民間傳統運動項目🚵🏻♂️。綜上,基於“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該研究探討太極拳對慢性心衰人群康復的安全性及臨床療效🍛。論文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幹預周期主要分為兩個階段,階段一幹預周期兩周;階段二教學幹預總時長為14周🚵,分別為教學2周2️⃣,幹預12周,之後隨訪12周,在三個中心同時開展研究。研究過程包括招募、篩選、隨機分組、教學期、治療期以及隨訪期🟡,治療期間內嚴格按照不同組對應的幹預方案進行幹預。
報告人分享結束後,進入到學術交流環節。張建偉博士對匯報內容進行了詳細的點評,提出選擇太極八法五步作為實驗幹預方法有一定的創新性,現階段國家也大力推廣太極拳等民族民間傳統k1体育運動項目。並表示文章采用的隨機對照研究在國際醫學臨床試驗研究中經常使用,增加了文章的專業性👨👩👧👧。
同時也對陳在浩博士生的匯報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匯報人在實驗前與老師同學多交流,匯集多方意見進行參考,文章題目中的因變量的定位要具體,且實驗測試指標繁多⛹🏽♀️,需要確定比較權威的幾個指標作為主要研究點,然後對其深入研究;在實驗設計上,幹預周期較長😷,建議進行調整🔏;方案的製定要結合進階依據,主要是心肺功能或者肌力測試方面,並且受試對象的納入和排除也需要更具體一些。他也提醒在座學生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倫理學審查至關重要🚣🏼📗,需要大家重視𓀌。最後,張建偉博士認為匯報人陳在浩的研究假設具有一定研究意義𓀎,希望他能繼續深入,不斷完善。
王曉斐老師對陳在浩博士生的學術匯報表示認同,然後針對研究的幾個方面與匯報人進行交流。她認為匯報人的研究題目太大🤵🏿♀️,受試者的年齡階段及康復的具體內容可以明確;其次👨🏫,受試者的心功能分為四個等級,在受試者招募後,評價受試者心衰級別的方法要明確,只說要選擇I、II、III級的心衰患者並不嚴謹;第三點建議針對心衰患者的運動幹預強度的增加要有科學依據的。最後🦶🏼,王老師指出🫡,博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設計應該對研究具體問題進行有深度的挖掘🤶🏽。
兩位老師進行點評後,在座的各位博士生和碩士生們也對本期的報告內容展開激烈且富有意義的討論,從論文題目,實驗設計👩🏼🦱,實驗建模,以及運動處方和倫理道德等方面進行探討❤️🧚🏽♂️,尤其是依托於醫院進行的試驗研究,心衰患者普遍偏向高齡人群🥷🏿,如果在實驗中出現意外情況應該如何應對✍🏽。針對現場討論內容🧟♂️,陳在浩博士生一一解答👅,兩位老師也進行了補充,強調人體試驗中🙅🏽♂️,需要簽署免責說明,責任劃分明確,現場學術氛圍濃厚🛵。

本期學術沙龍氣氛活躍,一個半小時的學術交流在熱烈的討論中落下帷幕,k1体育第二十九期博士生學術沙龍活動圓滿結束!